什么是预审科审?
预审是针对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的身份、人身危险性、逃亡风险等情况,在案件移送法院前进行的对案件基本情况的审查。科审则是对案件的证据、法律适用等方面进行详尽审查,并作出是否批准逮捕、批准取保候审、批准羁押的决定。
预审科审与取保候审的关系
预审与预审期间的取保候审是两个独立又相关联的程序。一般情况下,经过预审合格的案件,会进入科审阶段,而科审通过后则可能被准予取保候审。
取保候审的条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规定,对未经批准逮捕的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可以由人民法院决定对其取保候审。
取保候审需要符合以下条件:
确有固定住所或者单位;
身份证明和担保人;
可以收到传票或者其他传唤通知;
情况稳定,不再犯罪的危险,不会向社会造成危害;
有合法稳定的生活来源或者经济担保。
在何种情况下不能取保候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规定,以下情况下不能取保候审:
涉嫌危害国家安全、恐怖活动、贩卖毒品、抢劫、走私等严重犯罪;
无固定住所或者单位的无业人员;
有逃跑或者再次犯罪可能;
难以确定真实身份的人;
未经传唤或者传唤无效离开审判地点或者居所的人。
预审科审和取保候审的注意事项
在预审、科审和取保候审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尽可能配合,不得故意隐瞒、伪造证据;
对使用口供作为证据的要求进行核实;
严禁刑讯逼供;
对定罪量刑基本准则进行核查;
对证人或者鉴定人证言的可信性进行审查;
不得搞形式主义,提高办案效率的同时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
取保候审和保证金
取保候审中扣押的保证金实质上是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作为担保人,以其名义交纳,以担保本身的人身、财产安全和不越出处理时间限度而被扣留。如果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未逃逸、未违反约定的其他行为,担保金在案结后将原额返还。
取保候审和法律责任
如果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违反取保候审监管规定,如未如实告知住所、工作单位、联系方式等,或者逃跑、拒不到案等行为,将被撤销取保候审决定,再次实行羁押或者限制人身自由措施,并会面对相对应的法律处罚。
结论
通过预审科审和取保候审程序,可以为嫌疑人或被告人提供相对公正、合法的司法保障。
如法犯法,定罪量刑应当以实际情况为准,有利于维护社会公正、平等的良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