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取取保候审的情形
随着法律意识的提高,很多人在被公安机关传唤到案后,会请求采取取保候审措施。那么,什么情况下可以采取取保候审呢?
1. 涉嫌轻微犯罪
轻微犯罪是指刑法规定的轻微犯罪或者未经法定程序处理的违法行为,如非法拘禁、敲诈勒索、寻衅滋事等。如果涉嫌轻微犯罪,公安机关可以采取取保候审措施。
2. 没有逃跑、毁证、妨害复议的危险
如果被传唤到案的人没有逃跑、毁证、妨害复议的危险,公安机关也可以采取取保候审措施。这里所说的危险是指该人有可能逃跑、毁证、妨害复议的危险。
3. 对社会影响较小
如果被传唤到案的人的行为对社会的影响较小,也可以采取取保候审措施。比如,涉及到的金额较小,受害人不多等。
4. 没有重大刑事前科
如果被传唤到案的人没有重大刑事前科并且社会关系良好,公安机关可以考虑采取取保候审措施。
5. 家庭、工作等原因
如果被传唤到案的人家庭情况良好,或者工作稳定,有固定住处,也可以申请采取取保候审措施。
6. 没有危害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行为
如果被传唤到案的人没有涉及危害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行为,公安机关也可以采取取保候审措施。
7. 其他符合法律规定的情形
除以上情况之外,法律还规定了其他符合条件的情况可以采取取保候审措施,具体情况要根据案件具体情况而定。
8. 取保候审后应该注意什么
如果被采取取保候审措施,被取保候审人一定要按期到案,如果有紧急情况无法到案,需要及时通知公安机关。同时,被采取取保候审措施后不得出境,不得变换住所,不得有联系受害人、证人、共犯等行为,否则将会取消取保候审措施。
9. 取消取保候审的情况
如果在取保候审期间,被取保候审人有涉及到逃跑、毁证、妨害复议等行为,或者在取保候审期间发现被取保候审人的行为情节较重,会被取消取保候审措施。
10. 总结
总之,在适用取保候审措施前,被传唤到案的人需要评估自身的情况是否符合法律规定,对于不确定的事情可以向专业的律师咨询。在取保候审期间,一定要严格遵守相关规定,不要违反规定的行为,否则将会影响到取保候审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