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非全日制劳动合同
非全日制劳动合同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约定,每日工作时间不足八小时,或者每周工作时间不足四十四小时的劳动合同。一般适用于兼职、临时工、短期工等一些特殊工种的劳动关系。但如果以非全日制劳动合同形式聘用的劳动者已经长期连续工作,并依法享有了基本工作条件保障的,其劳动关系应当认定为全日制。
解除非全日制劳动合同的法律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规定,用人单位依照本法规定解除劳动合同,应当在解除劳动合同前,及时将解除的情况及理由告知劳动者,并应当依法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而对于非全日制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在解除的时候同样也需要遵守这些规定。
如何通知劳动者
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合同前,明确告知劳动者解除的理由,并将合同解除的决定书面通知劳动者。并且需要告知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劳动仲裁部门申请劳动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诉。
经济补偿的计算方式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法律、行政法规的,劳动者有权依法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并有权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非全日制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按照该劳动者自本劳动合同签订之日起本单位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的百分之二十计算。
可以不支付经济补偿吗
用人单位只有在下列情况下才不用支付经济补偿:
劳动者违反法律法规、劳动合同的;
劳动者严重违反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
劳动者辞职的;
劳动者到达法定退休年龄的。
注意事项
用人单位在解除非全日制劳动合同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不得因劳动者患病、上了年龄等无法过于严格批准劳动者的请假,导致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
不得变相解除劳动关系,对劳动者进行非法降薪、加班、扣减工资等行为;
不得在解除合同时进行超越法定规定的解除程序,对劳动者的合法权益造成侵害。
如何防范用人单位的违法行为
劳动者应当在确信用人单位有完全解除劳动合同事由的前提下,请求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并请求支付法律规定的经济补偿。同时,如果用人单位没有依法履行解除劳动合同之前的通知提示义务,或经济补偿数额过低时,劳动者可向劳动仲裁部门或人民法院申请救济。
也不要勉强自己留在那个糟糕的公司
虽然用人单位依法解除劳动合同对劳动者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是如果劳动者发现自己在一个不好的单位工作,应该适当地考虑劳动合同的解除,并寻求新的机遇。在一个让自己感到痛苦的工作岗位上长期逗留会对身心健康产生不利的影响。
结语
非全日制劳动合同的解除需要遵照一定的程序和规定,用人单位需要明确告知劳动者解除的理由,并支付法定的经济补偿。同时,劳动者也要注意用人单位是否存在违法行为,及时申请劳动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诉。如果发现自己在工作中感到痛苦,也不必勉强自己留在那个公司。尝试寻找新的机遇,培养积极的心态,才能更好地面对未来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