骗子取保候审
近年来,取保候审的程序已经越来越完善,也越来越被广泛运用,然而,在一些取保候审的案件中,有些涉案人员利用取保候审的程序,脱离了法律的制裁,充分地利用了法律上的漏洞,这些人常常被封为“骗子”。本文将会从多个方面来为大家详细介绍骗子取保候审的表现形式、应对方法等问题。
1.利用再审制度,实现长期拖延
利用再审程序来达到长期拖延的目的是一种常见的骗子手法,一旦案件被再审,被告人可以利用程序特别之处拖延审理,有些骗子甚至选用多次再审程序的手法来无限期地拖延案件,从而达到迟迟不受法律制裁的目的。
2.虚假的疾病证明
骗子还会利用虚假的疾病证明来达到取保候审的目的。他们会找到医生伙伴,伪造出疾病证明来证明自己的身体条件不能继续待在监狱中,法院只能根据疾病证明让其取保候审。虽然有的案件骗子成功地利用了这个漏洞,但是普遍的法院都会对疾病证明做出严格的检查,如有虚假证明,将会受到严厉的惩罚。
3.拖延起诉
为了实现脱离法律制裁的目的,一些骗子常常采取拖延起诉的手法。他们总是错过案件的法定期限,或是其他可推迟的期限,使得案件迟迟无法得到解决。虽然法院可以将这些案件按照法定程序进行审理,但是实际上这样会带来很多不必要的延误。
4.玩弄保释金
骗子会利用保释金的支付来达到自己的目的,例如自己或亲戚不断向官方方面推迟保释金的支付日期等。如果骗子制造出无法支付保释金的种种借口,法院在遵守程序的前提下就必须让被告人取保候审。
5.中介机构的有机可乘之机
骗子看到中介机构应该均匀公正的判决,便想到可以从中寻找自己的机会。例如在一些不知名的鉴定机构中,骗子可以通过和鉴定师的关系,制造虚假的证明材料。这样一来,不仅他可以轻松地达到了取保候审的自己,同时也给法制社会带来了不少的危害。
6.利用媒体引起舆论压力
一些骗子会利用媒体的力量,在社会上造成舆论压力,让政府或法院无法忽视他们的案件。有可能是骗子自己联系了媒体,也有可能是周围人向媒体举报,但这些情况通常会导致被告人取保候审,从而实现了逃避法律制裁的目的。
7.搞乱证人、律师
在法庭上,证人和律师常常是被告人重点攻击的对象。骗子会采取各种方法,如唆使证人伪造证据,防止证人出庭,威胁和欺骗律师等,从而搅乱整个案件的程序,让案件变得复杂,难以解决。
8.伪造身份证明,蒙混过关
为了让自己的身份看起来更正常,骗子还会伪造身份证明以蒙混过关,这包括利用他人的身份证明,修改各种证件上的信息等。如果法庭对这些证件的真假没有进行严格的调查,取保候审的申请可以被轻松通过。
针对骗子取保候审这个现象,法院应该加大对其打击的力度,在审理过程中加强对证据的严格审查,防止骗子趁机占便宜。同时,社会应该加强舆论引导,向公众普及法律知识,让每一个人都知道这种做法有多么的荒谬和危险。只有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让法制更加完善,打击骗子等违法犯罪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