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驾取保候审出境了
醉驾行为受到我国法律的强烈谴责,该行为不仅增加了交通事故的发生率,也对社会治安带来了极大的危害。但是由于上班族的压力、疲劳等因素,有些人在喝了少量酒后驾车回家,结果被交警查获,接受刑事指控,需要面临酒后驾驶的法律后果。
醉驾者能否通过取保候审方式出境?
针对以上情况,有些醉驾嫌疑人可能会选择取保候审后出境,这么做是否合法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三条的规定,执行取保候审的被告人、被告人的近亲属或者指定的其他人不得出境。因此,若醉驾嫌疑人使用取保候审出境,属于违法行为。
关于取保候审
那么,什么是取保候审?简单来说,取保候审是刑事诉讼中常见的一种强制措施。具体而言,当司法机关怀疑某人犯了某项刑事罪行,但没有证据证明这个嫌疑人表示逃脱处罚的风险,同时又不存在对社会安全产生严重威胁的情况时,可以采用取保候审方式对其执行强制措施。
取保候审的条件
要想实施取保候审,必须满足以下的几个条件。
首先,嫌疑人必须被怀疑犯有某项刑事罪名。
其次,嫌疑人没有严重危害社会安全的行为或者逃逸的可能性。
第三,取保候审需要有人作为保人,担保嫌疑人能够出庭接受判决。保人应当是年满18周岁,有固定住所或者经济担保的公民或者法人机构。
取保候审和出境无关
根据以上的解释,我们可以发现,取保候审和出境是两个概念,取保候审作为一种强制措施,在嫌疑人未被判罚之前禁止其出境,否则将会被判刑。毫无疑问,醉驾嫌疑人如果使用取保候审出境,将被判以相关的刑罚。
醉驾嫌疑人应当如何处理
对于醉驾嫌疑人来说,最合理的解决方法是尽快寻求律师的帮助,并按照法律程序履行相应的义务。除此之外,醉驾嫌疑人可以考虑认罪认罚从轻处理,向法院提出可以达成调解意愿等方式,最终以最少的代价承担法律责任。
结语
在法律上,只要我们始终尊重法律,遵守法律规定,在行为上保持足够的谨慎和理智,遵守常理,就一定能够免于不必要的麻烦,享受正常的生活。对于违反慎重孰至的红线者,法律将会严惩不贷。因此,通过合理的方式,遵守法律才是更好的出路。